滲氮熱處理的加工工藝路線一般是:鍛造→退火(或正火加高溫回火)→阻加工→調質→半精加工→(去應力)→精加工→滲氮→精研(磨)。
由工藝路線可見,滲氮前的預備熱處理包括了退火(或正火加高溫回火)、調質和去應力處理,這些工序都是為了滲氮而做準備的,因為工件滲氮后基本上不再進行加工。
退火和正火的目的是為了細化組織,改善可加工性,消除內應力,并為調質做好組織準備。
調質處理是一道重要的預備熱處理工序,目的是為了獲得均勻而細小的索氏體組織,它不僅使工件心部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,而且為滲氮做好必要的組織準備。
調質處理的工藝規范對滲氮質量有很大影響。由于38CrMoAlA鋼的臨界點較高,Ac1為790℃,Ac3為900℃,Ar1為740℃;同時,含鋁的鐵素體穩定性高,加熱時不易溶于奧氏體中,所以鋼的正火和淬火溫度均應提高,并且保溫時間較一般合金結構鋼要長,通常為一般合金結構鋼的1.5倍。
如果淬火溫度太低或保溫時間不足,以致鐵素體未能完全溶于奧氏體中,滲氮時表面有游離鐵素體存在,會使滲氮層的脆性大為增加。相反,如果淬火溫度太高,奧氏體的晶粒會長大變粗,氮化物優先沿晶界伸展,在滲氮層中呈明顯的波紋狀或網狀組織。
回火溫度對滲氮質量也有很大影響?;鼗饻囟葲Q定鋼調質后的硬度,回火溫度越高,調質后的硬度越低,基體組織中碳化物的彌散度越小,則滲氮時,越有利于氮原子的滲入,因而滲速較快,滲層較深。隨著回火溫度的升高,滲氮層的硬度會降低,且心部的硬度也略有下降。
對于形狀復雜的工件需要進行去應力退火,以消除在切削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應力,從而減少滲氮過程中的變形。為防止調質硬度降低,去應力退火溫度應低于調質的回火溫度40~70℃,保溫時間也應適當延長,保溫后緩冷至150℃以下出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