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鑄鐵淬火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(1)普通淬火。灰鑄鐵淬火的目的是改變基體組織,獲得馬氏體組織,提高鑄件的硬度和耐磨性。淬火溫度為Ac1上限+30~50℃,一般取850~900℃。淬火溫度越高,淬火后的硬度越高。但過高的淬火溫度,增加了鑄件變形和開裂的傾向,同時會產生較多的殘留奧氏體,使硬度下降。對于形狀復雜或大型鑄件應緩慢加熱,以免造成開裂,必要時可在550℃進行預熱。淬火冷卻通常采用油冷。
(2)等溫淬火。采用等溫淬火的目的是改變基體組織,獲得下貝氏體和少量殘留奧氏體及馬氏體組織,提高鑄件的綜合力學性能,同時減少了淬火變形。等溫淬火的加熱溫度和保溫時間與普通淬火工藝相同。等溫淬火適用于凸輪、齒輪、缸套等零件。
(3)表面淬火。機床導軌等鑄件要求表面具有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,大多數都需要進行表面淬火。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火焰淬火、高頻或中頻感應淬火和接觸電阻加熱淬火。火焰淬火和感應淬火可使工件表面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很高的溫度(900~1000℃),然后噴水冷卻,加熱和冷卻連續進行;而接觸電阻加熱淬火是靠電流通過電極和工件表面之間的接觸電阻,將工件表面加熱到淬火溫度,在電極離開后靠工件自身冷卻而淬火。表面淬火的淬硬層組織為馬氏體加石墨,表面硬度可達55 HRC左右。
為保證淬火的正常進行和淬火的質量,需要表面淬火的鑄件,其原始組織中的珠光體應在65%(體積分數)以上,且石墨細小、分布均勻,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。如果原始組織中珠光體量太少,鐵素體量過多,在快速加熱條件下,奧氏體溶入的碳太少,淬火硬度就低。特別是大塊鐵素體的存在,不但使硬度降低,還會使淬硬層出現軟點,使淬火質量大大降低。細小的石墨片在加熱時容易溶于奧氏體中,溶入的石墨越多,淬火后的硬度越高。因此,工件在表面淬火前需要進行正火處理,以保證基體組織中有足夠的珠光體量,得到良好的表面淬火效果。